各镇党委,各街道、园区党工委,区直各单位党组(党委),区内各企事业单位:
为有序推进2021年全职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工作,根据市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决定开展2021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征集工作,急需紧缺人才需求计划是兑现引才奖补的前提和基础,年度内用人单位未及时申报人才引进需求计划的,不予兑现当年的引才补助和资助奖补。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产业领域
1.交通设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农机装备、机电设备等装备制造领域;
2.再生金属、再生资料、秸杆综合利用等节能环保领域;
3.绿色建筑新材料、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等绿色建筑型材领域;
4.能源、煤化工产业领域;
5.绿色食品领域;
6.优质粮食、特色高效农业、花卉产业、畜牧水产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领域;
7.化学药与原料药、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现代医药领域;
8.纺织服装领域;
9.文化旅游领域;
10.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商贸服务领域;
11.数字经济领域;
12.生命健康领域;
13.前沿新材料领域;
14.教育、卫生、文化等城市公共服务领域;
15. 经认定的其他领域。
二、人才层次分类
1. 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分类
(1)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及相应层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首席科学家或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或专家组负责人。近5年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第一完成人)。中国500强企业负责人,国内行业100强企业主要负责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等。
(2)国家部委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及相应层次: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宣部文化名家工程暨“四个一批”工程入选者。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主要完成人(前3名)。近5年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一等奖第二、三完成人,二等奖第一、二完成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内行业100强企业负责人,中国500强企业和行业100强企业的二级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等。
(3)省级重点人才工程及相应层次: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研发平台)负责人、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省级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一等奖前2名、二等奖第1名),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近5年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一等奖第一、二完成人,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并在著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担任过中层管理或中级技术职务以上人员。中国500强企业和行业100强企业的二级子公司负责人等。
(4)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
(5)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博士研究生、高级技师。
(6)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院校(专业)全日制学士学位本科生、技师。
(7)普通高校全日制学士学位本科生和高级工。
2.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分类
(1)承担国家级学科建设的正、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师、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等。
(2)承担省级学科建设的正、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师、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等。
(3)承担市级学科建设的正、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师、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等。
(4)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
(5)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博士研究生、高级技师。
(6)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院校(专业)全日制学士学位本科生、技师。
(7)普通高校全日制学士学位本科生、高级工。
三、有关要求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积极动员,指导用人单位做好2021年急需紧缺人才需求计划的制定工作,确保所有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都收集上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政策变化等特殊情况产生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时,由相关主管单位适时审核上报。
2. 急需紧缺人才主要用于补充用人单位的重要岗位和专业岗位,用人单位要认真、客观、精准填报,充分体现高层次、急需性和紧缺性,确保能够引得来、留得住。企业要着眼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把能够推动技术升级改造、高端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高层次人才作为引进重点,同时还要明确企业自身能够给予人才的优惠待遇,以增强引才吸引力。事业单位要为纳入市级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保障编制,对于界定标准内可直接纳入需求目录的岗位也要一并申报。
3.2021年的需求申报采取线上申报的形式,不再接收纸质申报书。用人单位要指导申报人登录阜阳市人才工作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申报,没有开通网络账号的及时联系区委组织部人才办苏俊京开通。具体操作流程见附件。用人单位根据各自发展状况和人员结构,合理确定2021年拟引进人才的岗位、数量、专业、学历和薪酬待遇等,经审核无误后,于2月24日前进行提交上级单位审核。
联系人:区人才办(区委组织部人才股)苏俊京,电话:2617968,15375008879。
附件:2021年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申报工作操作流程.
颍泉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2月20日
主管单位:中共阜阳市颍泉区委组织部 承办单位:阜阳市颍泉区党员电化教育中心
颍泉先锋网编辑部:0558-2617606 皖ICP备19024985号